加工定制:是 | 处理污水量:10m3/h | 品牌:碧利源 |
订货号:2021022609 | 货号:2021022609 | 型号:YF-1000 |
臭氧用量:10g/h | 空气量:20m3/min | 贮气罐容积:80m3 |
流量计规格:10-80m3/h | 出水管口径:180mm | 进水管口径:180mm |
外形尺寸:6500*2300*1800cm | 曝气机功率:1.1kw | 水泵功率:0.37kw |
规格:10-80 | 是否跨境货源:否 |
气浮的基本原理
1.带气絮粒的上浮和气浮表面负荷的关系
粘附气泡的絮粒在水中上浮时,在宏观上将受到重力G浮力F等外力的影响。带气絮粒上浮时的速度由牛顿第2定律可导出,上浮速度取决于水和带气絮粒的密度差,带气絮粒的直径(或特征直径)以及水的温度、流态。如果带带气絮粒中气泡所占比例越大则带气絮粒的密度就越小;而其特征直径则相应增大,两者的这种变化可使上浮速度大大提羔。
然而实际水流中;带气絮粒大小不一,而引起的阻力也不断变化,同时在气浮中外力还发生变化,从而气泡形成体和上浮速度也在不断变化。具体上浮速度可按照实验测定。 根据测定的上浮速度值可以确定气浮的表面负荷。而上浮速度的确定须根据出水的要求确定。
2.水中絮粒向气泡粘附
气浮处理法对水中污染物的主要分离对象,大体有两种类型:混凝反应的絮凝体和颗粒单体。气浮过程中气泡对混凝絮体和颗粒单体的结合可以有三种方式:气泡顶托,气泡裹携和气粒吸附。显然,它们之间的裹携和粘附力的强弱,也就是气、粒(包括絮废体)结合的牢固程度与否,不只与颗粒、絮凝体的形状有关,更重要的是受水、气、粒三相界面性质的影响。水中活性剂的含量,水的硬度,悬浮物的浓度,都和气泡的粘浮强度有密切关系。气浮设备运行的好坏和这有根本关联。在实际应用中只须调整水质。
3.水中气泡的形成及其特性
形成气泡的大小和强度取决于空气释放时各种用途条件和水的表面张力大小。表面张力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表面层相互接触部分的一对力,它的作用方向总是与液面相切。
(1)气泡半径越发小,气泡内所受附加压强就越大,气泡内空气分子对气泡膜的碰撞机率也就越多、越剧烈。因此要获得稳定的微细泡,气泡膜强度就要有保正。
(2)气泡小,浮速快,对水体的扰动小,不会撞碎絮粒。并且可增大气泡和絮粒碰撞机率。但并非气泡越细越好,气泡过细影响上浮速度,因而气浮池的大小和工程造价。此外投加一些的表面活性剂,可由效降低水的表面张力系数,加强气泡膜牢度,r也变小。
(3)向水中投加高溶解性无机盐,可使气泡膜牢度削弱,而使气泡容易破裂或并大。
溶气气浮的分类及设计原理
溶气气浮(DAF)是气浮的一种,它利用水在不同压力下溶解度不同的特性,对全部或部分待处理(或处理后)的水进行加压并加气,增加水的空气溶解量,通入加过混凝剂的水中,在常压情况下释放,空气析出形成小气泡,粘附在杂质絮粒上,造成絮粒整体密度小于水而上升,从而使固液分离。
溶气气浮(DAF)适用于处理低浊度、高色度、高有机物含量、低含油量、低表面活性物质含量或具有富藻的水。相对于其它的气浮方式(详见附录1),它具有水力负荷高,池体紧凑等优点。但是它的工艺复杂,电能消耗较大,空压机的噪音大等缺点也限制着它的应用。
1 分类(type)
根据不同的划分原则,DAF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根据气泡从水中析出时所处压力的不同,可分为真空式气浮法与压力溶气气浮法两种。
前者利用抽真空的方法在常压或加压下溶解空气,然后在负压下释放微气泡,供气浮使用;后者是在加压情况下,使空气强制溶于水中,然后突然减压,使溶解的气体从水中释放出来,以微气泡形式粘附上絮粒,一起上浮。
真空式气浮池,虽然能耗低,气泡形成和气泡与絮粒的粘附较稳定;但气泡释放量受限制;而且,一切设备部件,都要密封在气浮池内;气浮池的构造复杂;只适用于处理污染物浓度不高的废水(不高于300mg/l),因此实际应用不多。
压力溶气气浮法是目前国内外最常采用的方法,可选择的基本流程有全流程溶气气浮法、部分溶气气浮法和部分回流溶气气浮法三种。
全流程溶气气浮法
全流程溶气气浮法是将全部废水用水泵加压,在溶气罐内,空气溶解于废水中,然后通过减压阀将废水送入气浮池。流程图见图1。
它的特点是:①溶气量大,增加了油粒或悬浮颗粒与气泡的接触机会;②在处理水量相同的条件下,它较部分回流溶气气浮法所需的气浮池小。③全部废水经过压力泵,所需的压力泵和溶气罐均较其他两种流程大,因此投资和运转动力消耗较大。
部分溶气气浮法
部分溶气气浮法是取部分废水加压和溶气,其余废水直接进入气浮池并在气浮池中与溶气废水混合。
它的特点是:①与全流程溶气气浮法所需的压力泵小,因此动力消耗低;②气浮池的大小与全流程溶气气浮法相同,但较部分回流溶气气浮法小。
部分回流溶气气浮法
部分回流溶气气浮法是取一部分处理后的水回流,回流水加压和溶气,减压后进入气浮池,与来自絮凝池的含油废水混合和气浮,流程见图2。
它的特点是:①加压的水量少,动力消耗省;②气浮过程中不促进乳化;③矾花形成好,后絮凝也少;④气浮池的容积较前两种流程大。
现代气浮理论认为:部分回流加压溶气气浮节约能源,能充分利用浮选(混凝)剂,处理效果优于全加压溶气气浮流程。而回流比为50%时处理效果,所以部分回流(回流比50%)加压溶气气浮工艺是目前国内外最常采用的气浮法。